一、徐霞客《游黄山日记》题诗
当我们站在黄山最高处,那些被诗句浸润的云雾正重新排列组合——李白的金莲在数码镜头里绽放,徐霞客的论断被镌刻进联合国地质公园碑文,而黄山的松涛,依旧在吟诵着千年不绝的诗章。
一、徐霞客《游黄山日记》题诗
五岳归来不看山,黄山归来不看岳。
这位明代地理学家以颠覆性的论断,将黄山推上华夏山岳的至尊王座。诗句如一把量山尺,丈量出黄山的绝世风姿——云海是它铺展的华服,奇松是它佩戴的璎珞,七十二峰皆为臣属。
二、李白《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》
黄山四千仞,三十二莲峰。丹崖夹石柱,菡萏金芙蓉。
诗仙以仙界视角俯瞰黄山,将群峰幻化为三十二朵金莲。丹霞地貌在诗中被点化成太上老君的炼丹炉,白鹅峰则是仙人遗落人间的白玉簪。
三、贾岛《纪黄山汤泉》
气通遥汉外,影倒赤霞中。
这位苦吟诗人捕捉到黄山温泉的魔幻时刻。氤氲水汽直通天河,泉池倒映晚霞如熔金,将朱砂泉的神秘与壮美凝为十字绝唱。
四、释岛云《望黄山诸峰》
峰峰寒列簇芙蕖,静想嵩阳秀不如。
唐代诗僧以佛眼观山,群峰似寒玉雕琢的莲台。末句"嵩阳秀不如"的判词,让五岳之首嵩山在黄山面前黯然失色。
五、郑震《黄山道中》
湿云侵岫晴疑雨,深谷藏风夏亦秋。
宋代诗人精准捕捉黄山小气候的奇幻。云海浸润山岩折射晴雨双色,谷风裹挟凉意偷换夏秋节气,道尽黄山气象的诡谲多变。
六、余鸿《黄山歌》
擎天拔地超等伦,回崖合沓藏灵怪。
清代诗人以巨椽之笔勾勒黄山风骨。擎天拔地的气势中藏着始信峰的险峻,回环叠嶂的幽谷里蛰伏着"仙人晒靴"等奇石精魄。
七、黄起溟《文殊院观铺海歌》
须臾白浪卷银河,空中绰约群仙过。
黄山云海在诗人笔下化作神界银河,浪涛翻涌间似有群仙驾雾。立于文殊院前,恍见东海龙王在此布雨施云。
八、汪莘《沁园春·忆黄山》
有锦囊玉轴,千岩秀色,珠帘琼户,万壑流泉。
南宋词人用珠宝喻景,将黄山四季收纳为神仙锦囊。春日的杜鹃是散落的珊瑚珠,冬日的雾凇是水晶帘幕,堪称最早的"黄山文创"想象。
九、释弘眉《黄山志》题诗
赤日行空午不热,石屋夜半生玄霜。
清代诗僧揭秘黄山秘境的时空法则:正午赤岩吞日炎,子夜石室凝月魄。这般反自然规律的诗意,恰是黄山作为"天下第一奇山"的魔幻注脚。
诗意黄山解码指南,在李白"金芙蓉"诗句处,看晨曦如何将峰顶镀成莲蕊,梦笔生花对应郑震"深谷藏风"之景,感受松涛与文思共振,西海大峡谷立于释弘眉笔下的"石屋"位置,体验昼夜温差缔造的视觉魔法,温泉景区触摸贾岛诗中的"赤霞倒影",品味千年汤泉的矿物密码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