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黄山奇石》是一篇写景的短文,图文并茂,运用拟人、比喻的手法生动地介绍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有趣的奇石、怪石。整节课,王老师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,扎实组织语言实践训练,实现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。

落实字词句训练、重视语言积累写自己想说的话,写想像中的事物,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。是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。这节课,王老师就充分考虑到了年段要求、教材特点、学生的学习需求,根据这篇课文独有的教学价值,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选文后面的课后练习“引导学生展开想象,仿照课文的句子,用“像”说说图片中的石头,并写一写。”

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,不是展开想象的问题,是怎样表达的问题,王老师首先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比喻这种写法的好处。然后通过比较阅读体会第2、4这两个自然段是“怎么写出有趣的”,又送给学生两个具体的容易被模仿的句式;接着按照这种句式进行专项说话训练,为了减缓学生想象表达的难度,先给学生提供仿说的素材——改编课文3、5段“猴子观海”“金鸡叫天都”。然后让学生根据图片仿说,在仿说的过程中,充分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;在介绍“狮子抢球”“仙女弹琴”时,考虑到让学生脱离图片完全凭着自己的想象模仿难度增大了,又设计了填空来帮扶。

如果我们每节课都能像王老师这样,一节课训练一个点,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、语文素养定会不断上升。